近日,山西首例肺动静脉支架植入术在我院成功实施。
手术由心血管内科赵春霞主任,呼吸与危急重症科刘先胜主任、许建英主任等多位主任的带领,邀请肺血管疾病诊治医院曹云山主任医师指导,在心内科介入团队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的全力配合下,成功为一名纤维素性纵隔炎导致肺静脉及肺动脉狭窄的患者实施了肺血管介入手术。
患者档案此次手术患者为一名63岁女性,因“间断咳嗽、胸闷、气短2年余,加重10余天”就诊于我院呼吸与危急重症科。患者2年前开始出现咳嗽、胸闷、气短症状,近1年多,患者因反复气短,胸腔积医院,不知道做了多少次胸腔穿刺抽液,化验了多少次胸腔积液,各种各样的抗感染药物用了多少,甚至应用抗结核药物,做了骨扫描、PET/CT等不计其数的检查,但最终都未能明确诊断及进行有效的治疗。
患者得知我院作为区域医疗建设中心,医院呼吸专家刘先胜教授前来支援建设,抱着一丝希望前来求诊,入住呼吸与危急重症科。疾病是否能得到有效的治疗,最重要的就是诊断是否明确。入住我院后,胸部CT检查提示大量胸腔积液,给予胸腔穿刺抽液,利尿等对症治疗,患者症状有所缓解,同时完善各项化验及常规检查,以及CTPA和肺静脉CT检查,并与心内科协作完善右心导管检查。各项检查提示患者病情复杂,刘先胜主任及许建英主任高度重视,邀请心内科赵春霞主任等多个科室主任讨论病情,并且组织远程线上会诊,医院呼吸科杨媛华主任讨论病情,抽丝剥茧,层层梳理,最终经过几位专家的分析、讨论、鉴别后确诊患者为纤维素性纵隔炎引起肺静脉及肺动脉狭窄导致反复的胸腔积液和肺动脉高压。病症科普纤维素性纵隔炎(fibrosingmediastinitis,FM)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其特点是纵隔内纤维组织增生,并压迫纵隔内血管(肺动脉、肺静脉、上腔静脉及胸主动脉等)、支气管或食道等重要结构,从而引起相应临床症状。在我国最常见的病因为结核感染。纤维素性纵隔炎压迫肺动脉和静脉,从而引起肺动脉高压和反复胸腔积液的发生。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为肺血管球囊成形及支架置入术。肺血管支架置入术是通过在肺血管狭窄部位置入支架使狭窄、闭塞的血管扩张再通的一种技术,主要适用于各种病因如慢性肺血栓栓塞、纤维素性纵隔炎等引起的肺血管狭窄的治疗。在这个病例中,肺静脉及肺动脉狭窄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单纯应用药物治疗,效果较差,经过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最终治疗团队确定了通过介入治疗的方法解决肺静脉及肺动脉狭窄问题的治疗方案。治疗过程6月13日,刘先胜教授、许建英教授安排完善患者术前检查,同时邀请了国内知名肺血管介入专家、医院曹云山教授前来指导,并且我院呼吸与危急重症科、心内科、介入治疗室等相关科室相互配合,进行术前准备讨论,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关对策。同时,治疗团队与呼吸与危急重症科王艳红护士长、刘晶副护士长所带领的护理团队进行多次讨论,确保术前、术后患者护理问题,尽全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手术经股静脉途径,穿刺房间隔,结合肺静脉CT结果,将导管送至左右肺静脉分支造影并测定压力。
左上肺静脉V1段严重狭窄,病变远端与左房压差32mmHg,以球囊扩张后植入支架,支架植入后压差降至6mmHg。右上肺静脉V1段严重狭窄,导管无法通过,于病变处测压较左房压差34mmHg,行球囊扩张后残余狭窄约50%,压差降至11mmHg。右上肺静脉V2段开口严重狭窄,病变远端与左房压差25mmHg,以球囊扩张后植入支架,支架植入后压差降至7mmHg。
将导管送至右下肺动脉造影提示近段严重狭窄,病变远端与肺动脉压差47mmHg,予球囊扩张后植入支架,压差降至13mmHg,手术成功,持续约4小时。
患者术后胸片从手术室转回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继续术后观察,医疗护理全程紧密配合,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情况良好,无不适主述。左上肺静脉支架成功植入
术后,许建英教授和国内知名肺血管介入专家曹云山教授探讨病例。据曹云山主任介绍:经他诊治的多位纤维素性纵隔炎的患者,从开始就医到最终明确诊断,平均需要3-5年时间,期间患者的症状得不到有效控制,而且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曹云山教授和许建英教授术后讨论中
治疗成果术后第四天,患者赵阿姨在楼道里开心的扭起了秧歌。她说她已经好几年都没有像现在这样的呼吸顺畅过,更别说是跳舞了。我们护士们开心地跟赵阿姨说:“您好好锻炼身体,每天做肺康复运动,以后广场上最靓的大妈就是您。“初心不改,砥砺前行
由于此项手术操作难度大且复杂,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要求较高,我省此前尚未开展相关手术。本次我院成功实施此项手术,填补了我省在这一领域的空白,进一步提升了我院肺血管疾病的治疗水平。医院医院呼吸与危急重症科与心内科同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重点科室,已经多次开展科室间协助,为多名肺动脉高压的患者进行右心导管检查,此次手术在多个科室的全力配合下,成功为患者实施了手术。曾经山西的患者流失率较高,建立区域医疗中心,就是要减少患者外流,就是要把山西本省的病人都留住,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和服务。我们的每一分努力都是在落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为打造山西医疗“新高地”而努力,为争取早日实现“医院”的目标而努力。
————/END/————
文字及图片来源:呼吸与危急重症医学科心内科
编审:袁红奎
医院最新动态
分享院内最近活动
服务广大医护职工
普及更多专业知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jbby/12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