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dthoracicdrainagetraining
胸腔闭式引流培训
医院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对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特别是重大外伤病人,针对病情的相关处置措施是否及时至关重要。
以往对气(血)胸病人都是收住院以后再行闭式引流术,处理相对滞后。为使病人处置关口前移,确保重大外医院的第一时间就得到最有力的救治,6月14日下午,中医院医共体集团执行院长谢清水亲自授课,对急诊科医务人员、外伤救治团队成员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培训,用猪排和医用模拟人进行操作演示,并要求我院所有急诊科医师都要掌握胸腔闭式引流技能!
所有参培人员在谢清水院长的指导下一一进行了现场操作。
理论小课堂
众所周知,生命的维持,在于一呼一吸之间。当我们将外界的氧气吸入肺部,到达肺泡,由于肺泡中的氧气比血液中的多,氧气便由肺泡进入到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比肺泡中的多,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到肺泡,再经由呼气排出体外。
正常的胸腔是处于负压状态,肺和胸腔之间有一个潜在的空腔,称之为胸膜腔。当胸壁受损或由于肺破裂,气体便会进入胸膜腔,造成气胸。若同时带有血管破裂、血液流入,则为气血胸。
由于胸膜破裂,胸腔负压变成了正压,患侧肺部受到压缩,有效呼吸面积减少,致使患者呼吸困难、憋气甚至造成缺氧。
随着胸膜腔内的气体越来越多,胸膜腔内的压力持续升高形成高压,便是张力性气胸。
持续的高压使得肺组织受压,纵膈向健侧移位,从而影响了心脏血液的回流,导致心排出量下降;压力升高还会造成肺组织压缩,让肺的通气功能受损,发生严重的胸闷及呼吸困难,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缺氧症状或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造成生命危险。
胸腔闭式引流是治疗气(血)胸的常见方法,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引流出胸腔内的积气、积液,更好地改善胸腔负压,使得肺组织能够重新张开,恢复功能。
培训+支援
为使我县外伤患者得到更及时、有效的救治,我院已组织开展ATLS、气管插管、胸腔闭式引流培训,提升医务人员急救技能。
不仅如此,自6月起,中医院急诊科加强对南关院区支援力度,选派业务骨干徐宏三副主任中医师、吴敬波副主任医师等人至南关院区坐诊,通过双向对接,提升我院急诊外科的整体实力。期待共同推进急诊医学科建设,更好地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文字:谢清水
图片:黄佳佳、顾艳艳
本期编辑:徐梦
责任编辑:任玉建
往期精选
医疗资源延伸,百姓有“医”靠——急诊科团队专家坐诊资讯出炉啦!
接轨国际标准
台湾医疗、管理专家谢清水授课,医院南关院区ATLS新篇章!
ATLS培训显成效,失血性休克患者在我院成功救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hbzz/13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