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自己也想打坐
#禅修打坐#看到同事坚持打坐变得身体健康,自己也想打坐;感受到朋友因打坐而变得安定,自己也想得安定;读到一篇文章,说打坐有利于气血循环,自己也想调理一下身体;打坐的朋友介绍了打坐这样一种生活方式,自己也想试试;听说一些名人都在打坐,自己也想体验一下其中的奥妙;等等等等。不管基于因为什么缘由而决定要打坐,请从这里开始。打坐,双盘塑像02打坐场地、时间、人员
开始打坐,首先选择一个场地。最好是室内,明亮、温暖、不潮湿、不要有风吹到身体。不建议到山林、河边等露天的环境里打坐。最好选择比较安静、不太被人打扰、也不容易扰动到其他人的地方。当然,随着功夫的进行,吵不吵都无所谓。更进一步,把吵和不吵都当作静心的助缘,就更妙了。看看为什么会吵,吵为什么会影响到打坐?如果吵闹声都不能影响到打坐静心,那就有很好的定力了。打坐的时间,是早上还是晚上,或者其他的时间,要根据个人情况而定。通常早上的环境会更安静,精力会更充沛,更适合打坐。晚上劳累一天,可能会犯困,更容易睡过去。当然如果睡眠不好,想通过打坐改善睡眠,晚上打坐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当然,什么时候打坐,完全取决于每一个人的状况,想打坐的时候就可以打坐,并没有禁忌。有些人身体很累时,会选择打坐,以快速恢复体力;有些人很困时,会选择打坐,几分种后即可恢复精神;有些人心难受时,也会选择打坐,心一静,难受可能就随风而去。打坐前,饭不能吃得太饱。吃饱了打坐,容易犯困、或者昏沉。不建议在打坐前吃葱蒜韭菜等食物。这些食物,会使心念活跃,心不容易静下来。打坐,也可以自己打,也可以与朋友、或同修道友一起坐。如果感觉一个人打坐有些孤单,现在网络世界,可以加入网上的打坐活动,也可自己约上几位一起坐。也还可以观想,有无穷多的朋友在一起坐。一切无非心念,心中有朋一起坐,即有朋友一起坐。03硬件准备
打坐,可以不需要任何的硬件设施设备。以下的这些要求,只是规范性的参考,可以用具有同样功用的物品替代。打坐,打坐垫和盖腿毯打坐垫。一副打坐垫,由一个下垫和一个上垫组成。下垫,是打坐者要坐在上面的一个垫子,通常有70×70公分或者80×80公分两种规格。身材高大的,可以选择大一些的坐垫。上垫,用于垫在臀部下面,目的是减轻打坐过程中腰部的压力;一般以3至5公分高为宜。垫子要软硬适中,一般市场上的垫子都是合适的。许多人会选择在床上打坐,用枕头充当上垫。这种情况下,要注意床垫不能太软。太软了,臀部会下陷,致使身体会向后仰,有可能导致腰部受力大、而造成腰部不适或损伤。打坐,还需要准备一条盖腿毯,或有类似功用的物品。用盖腿毯包住腿,一是避免膝关节受凉,二是有助于双腿放松。盘腿时,膝关节充分打开,很容易受凉,需要用盖腿毯护住。如果条件不具备,用浴巾、毛巾、围巾,或者衬衣、外套都可以。什么物品都没有的情况下,也可以把双手放在膝盖上,护住膝关节。盖腿毯还可以有助于放松。像包包袱一样,盖腿毯从腿的外侧把双腿包裹起来,使双腿不容易从盘着的状态松开。打坐过程,放松双腿时,就不会担心腿会松开,可以放心地体会双腿放松,乃至臀部、髋关节、大腿、小腿、双脚放松。打坐时,最好是穿着宽松、浅色的衣裤。宽松的衣裤不会束缚身体而影响气血运行;也不会对打坐过程中的静心造成扰动,可以安心地打坐,体会静心的过程。不易穿黑灰等深色服装。04打坐前的热身动作
每次打坐前,建议做束角式、晃海式、摇篮式三个辅助动作。束角式动作要领:坐在打坐垫上,两脚掌相对,脚后跟尽可能靠近身体;双腿放松,用腿外侧和膝部用力向下,尽可能使双腿贴向地面。脊柱向上伸展,目视正前方,下颏向前引力,从髋关节折叠,用小腹去贴双脚;全身放松,双腿外展,用上身的重力向下压;也可以用双肘压住或抵住双腿下压;感受所有被拉伸的部位。至不能忍受为止,抬起上身,至正直位置。摇篮式动作要领是:抬起左脚掌,放于右臂肘窝处,小腿平行于大地,放松髋关节,尽可能将腿向身体靠近,也可抱住小腿左右晃动,像哄孩子一样。背部保持正直,不要弯腰驼背;保持自然呼吸。摇篮式对打开髋关节,拉开大腿肌肉,有显著的作用。晃海式动作要领是:单盘或散盘坐于打坐垫上,两手放在膝盖上,上身保持正直放松。先从右向下俯身,继而向左旋转、至不能转动为止,起身,回到原位,至少转三圈。之后再向左下俯身,向右旋转、起身,回到原位。晃海式,对活动腰部和髋关节非常有效。较详细的讲述,可以见打坐双盘,快速突破的四个辅助动作05七支坐
经过上千年的实践总结,古人总结出了打坐的七个要点。遵循这七个要点的打坐,被称为“七支坐”。打坐,七支坐第一支,双腿相盘。盘腿,有散盘、单盘和双盘三种方式。散盘,是人们最常见最自然的双腿交叉而坐。也可以不交叉,两条腿都自然地放在垫子上面。要求高一点的散盘,可以把双腿放平,小腿弯曲尽可能靠近身体。单盘是一条腿先弯曲,脚放在另一侧的臀部下面;另一条腿弯曲,脚置于对侧大腿上,尽量靠近大腿根部。两腿放松,尽可能使两个膝盖都落在垫子上面;如果放不到垫子上,一条腿翘得比较高,也无妨。慢慢地、随着打坐的进行,腿就会慢慢地落下去。腿翘得高,是身心比较硬的反映,打坐恰恰可以让身体变得松软,气血运行更加顺畅。打坐:散盘、单盘、双盘双盘是在单盘的基础上,把下面的小腿拿上来,放到另一条腿的上面。两只脚都尽可能往腹股沟处放。刚开始打坐时,下面的腿放上来会比较困难。这个时候,放松是最重要的,两条腿都放松,腰也放松、髋关节放松、心念也放松,这样有助于把另一条腿放上来。但是在先开始练习时候,不要强求,要逐步渐进地进行。为了可以快速地从散盘、到单盘、到双盘,有一些辅助动作可以作为日常练习。瑜伽的金刚跪、英雄跪、束角式、晃海式和摇篮式,都可以经常练习。这五个瑜伽的动作的练习方法可以在网上找到。本生活禅行百家号也有相关的文章介绍。第二支,上体正直。不管是散盘、单盘还是双盘,盘好后,身体微微左右旋转,放松双腿,让上身与双腿构成的三角形保持垂直、稳定的状态。之后,调整上身,保持脊柱正直,不能左右歪斜和前后俯仰。特别重要的是,脊柱放松。可以想象头顶有一根丝线,轻轻地提拉着脊柱,想象脊柱就像是那种教学用的人体骨骼,可以提起来哗啦哗啦响,可以灵活地摇动。这样放松脊柱,有助于脊柱气血运行,以及腰痛症状的缓解,而且使整个人看起来会变得非常的精神和挺拔。打坐过程中,可以经常做这个动作以放松脊柱。第三支,手结定印。手指自然伸直,两手掌自然张开,下下相叠,拇指相触,放于腿上腹前。至于哪只手在上、哪只手在下,在初习阶段并不重要。随着打坐功夫的深入,如果身体对气血运行比较敏感后,自己可以尝试,选择哪只在上哪只在下。双手结印的方式和放的位置,也还有其他一些方式。比如,两只手自然下垂,放在两个腿上;或者手掌向下,两手自然相叠,放在身前腿上,也都可以。具体方式,可以根据个人在打坐中的感受,自在地进行。总的来说,不要因为双手放的位置和方式,而影响到放松和静心。第四支,双肩要平。双肩放松。双肩轻轻地前后上下地动一动,放松,同时带动整个手臂自然下垂。放松双肩时,注意腋窝不要夹紧,要留有一个鸡蛋大小的空隙,保证腋窝是处于虚的状态。双肩放松,在打坐过程中,都要经常检视。因为双肩非常容易紧。在打坐过程中,要经常调整放松。第五支,下颌微收。下颌微微地向后用一点力,即可以感受到头部会微微前倾、颈椎被拉开,仿佛颈椎各节之间有空隙一样。所以下颌微收,对打开颈椎和颈椎放松非常有好处。平时做案头工作多了,颈椎会发紧发痛,也都可以用这个动作进行调整。第六支,舌抵上腭。上腭,是口腔上部,从上齿龈至小舌的部分。最常用的舌抵上颚,是舌尖轻轻地向上、向后卷曲,把舌背面靠着前齿,舌尖大体上抵住上齿龈稍后的硬腭部分。舌抵上腭,很重要的作用,是防止打坐放松过程中舌头滑出口腔、处于两齿之间,而造成舌头被咬受伤。舌抵上腭的三种方式第二种方式,舌尖向上、向后触于上腭中部凹处,舌前端的底面与上腭中部自然贴合,舌尖位于上腭中部位置。这样舌抵上腭时,不用刻意,感受舌头完全放松、舒展地放于口腔中即可。这种舌抵上腭,也可以防止舌头在放松过程中的损伤,也有助于可以放松面颊和颈椎,且有利下颌微收。第三种方式,舌尖向上向后抵于上腭后部的软腭区域,如果稍稍用力,用舌尖向上顶,可以感受到有一个向上的力量牵引着脊椎向上舒展;而且稍微敏感一些的,还可以感觉到气脉从下向上沿脊柱的流动。也还有其他多种舌抵上腭的方式,可以随着功夫的深入,不断地调整。生活禅行有文章介绍舌抵上腭的方法,打坐,为什么要舌抵上腭?第七支,两眼微闭。两眼似睁非睁、似闭非闭。也可以理解为,眼睛是微微睁开的,但又看不清东西,或者说不看东西;又仿佛是闭上的,但又不是闭上的。怎样做到这一点呢?想象一下,把眼球化作一泡液体或者一团光,失去看的功能。如果打坐时眼睛睁开感觉很累或会受到外面景色的干扰,也可以闭上。这七个要点,是打坐的基本要领。06放松
打坐,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放松。如何放松,有许多的办法。常用的办法是扫描放松。从头顶开始,一层一层扫描放松。每扫到之处,全都化成光,或化作微尘。比如,头顶放松,头皮放松,前额放松,眉心放松,眉毛放松,眼球放松,等等,这样一层一层地扫描,一直扫描到脚趾甲。这个扫描放松的动作,可以在打坐过程经常使用。还有一种办法,是感受全身。感受到哪里紧,就放松哪里。比如,感受到肩膀紧,就放松肩膀;感受到腰紧,就放松腰。还有呼吸放松法。呼气,一直呼,把胸腔、腹腔、乃至整个身体的气都全部呼出,呼到不能再呼时,停三至五秒,再呼一口,之后自然吸气。如果一次长呼,身体即得以放松,就可以保持这种放松的状态,开始打坐。如果感觉还没有完全放松,可以再做一二次这样的长呼。即使是在打坐过程中,如果感觉身体不够放松,也可以这样调整。07静心
打坐,最被关心的问题,可能就是静心了。大多数人都希望通过打坐让心静下来,也就是平时说的,少一些想法。打坐时候,怎么才能尽快地让心静下来呢?一个方法是数息。数呼不数吸,或数吸不数呼,从一数到十,再从一数到十,不往下数。数的过程中,要努力保持“知道”正在数几,这叫“不数丢”;否则,就是数丢了。比如,数的过程中,如果猛地觉察到,已经数到了十几,或者好几十,这肯定是数丢了。这也没关系,再从一开始数。再比如,数着数着,觉察到刚才数的好几个数都不“知道”是怎样数的,这也是数丢了。这个方法,看似简单,其实非常不容易。曾听说某位有名的僧人,在练习数息法时,仅从一数到十,不数丢,就用了两年的时间。这个过程,是增强定力的过程,也可以叫做增强专注力的过程。大家都知道,专注力强了,做事情的效率会比较高,也会比较省力。如果用来训练孩子学习的专注力,也会有非常好的效果。另一个方法是,看到想法,准确些说是“轻轻地看着心念”。有的人说,打坐打了几年了,但是想法还是特别多。有的甚至因此认为打坐不能静心,而放弃了打坐。看到想法特别多,是一个好的状态,因为已经知道想法比较多了,也可以说已经觉察到想法比较多了。这恰恰是打坐让心静下来的表现之一,因为是心静下来了,才看到有那么多的想法;平时这些想法就这么多,但因为心不静,就看不到这些想法。接下来要做的动作,即是如何保持这个“知道”。从保持“知道”想法比较多开始,到只是“知道”想法,而不管是什么想法,也不判断是多还是少,只是保持“知道”的状态。这个动作,或者说这种状态,也可叫做“轻轻地看着心念”。想法即是心念。这与前面说的数息,是异曲同工。息和数息,也是心念,或者说也是想法。“知道”正在数息,即是“知道”正在进行的心念或想法。只不过,第一种方法,心念的范围要窄一些,更具体、易操作一些。这两个方法,都可以一直用于打坐中,并且不断地体会其中的奥妙。08打坐中的常见疑问
腿麻腿痛,是最普遍的问题。打坐时,每个人基本上都会痛。如何对待腿痛,生活禅行有专门的文章介绍。这里就再赘述。打坐时腿痛腿麻怎么办?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身体发热、出汗、打嗝,或者自发的一些动作。这些现象,如果平时没有,只是在打坐时才出现,可以归因于身体在放松和安静后,身体功能的自在调整或舒展。可以不用理会,只是轻轻地看着就好,或者说,只是“知道”就好。有时会看到一些景象,不管蓝色天空、具体的人或事,或者是佛像等。这些现象,与做梦是一样的,只是意识里一个一个的想法。打坐中,不用管这些景象,睁开眼睛,一切都烟消云散;特别好的景象,有些人喜欢沉浸在其中,那也只是一个景象,就像一阵风刮过,睁开眼睛,一切都化为乌有。打坐时间长短,并没有特别的要求。如果从体验上来说,五分钟、十分钟都可以。但如果从调整身心状态的角度来说,15分钟以上,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任选一种方式坚持15分钟,比如散盘15分钟、或单盘15分钟,或双盘15分钟,即使腿痛腿麻,也坚持15分钟。15分钟比较稳定后,再选择30分钟,45分钟,60分钟。如果可以比较稳定地打坐60分钟,就保持这样一个时间长度。当然偶尔也可以尝试90分钟或者分钟。09打坐结束
打坐结束的时候,先慢慢地睁开眼睛,把双手搓热,捂一下眼窝,再干洗脸、干梳头,至后脖颈,搓热大椎穴。解开盖腿毯,松开腿,敲敲大腿外侧的胆经,敲敲小腿外侧,揉揉足三里;活动活动脚踝和双脚。确定腿不麻了,有知觉了,再起身下坐。打坐中还会有许多的细节问题,欢迎大家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hbzz/14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