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曾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儿时的成长环境,一辈子默默地影响人的决定与思考方式。在印度峇里岛,由加拿大珠宝商JohnHardy创立的学校「GreenSchoolBali」,学生们除了读基本学科,用双手照顾有机稻米、在稻田里玩泥巴摔跤,或跟着当地匠人们练习竹建筑设计,也都是他们的功课之一!
这样的学校,建筑当然也不是传统混凝土大楼,将近10公顷的校地全是环保永续的「竹建筑」,该建筑由峇里岛建筑团队IBUKU设计,并请当地匠人以传统工法搭造,施工过程几乎全手工,顺应原本的自然地形来做地基与建筑构造调整。
而今年IBUKU为校园创造了美丽的运动活动场「弧(TheArc)」,更是当地目前为止最大的竹拱结构,挑战竹建筑的可能性!
学习与自然生活也是重要的课程!峇里岛最永续的绿色学校GreenSchoolBali
「GreenSchoolBali」校园,右边的双螺旋状建筑为教职员行政中心TheHeartofSchool,左边为新建的运动场「弧(TheArc)」。
「GreenSchoolBali」由移居峇里岛的加拿大珠宝商JohnHardy所创立。年,他与妻子一同看了纪录片《不愿面对的真相》,感受到全球暖化对后代可能造成难以改变的影像,拥有四个孩子的他,便与妻子CynthiaHardy停下手边珠宝业工作、开始筹备,并在年迎来第一批学生。
成立第13年来,GreenSchoolBali让孩子在自然中学习,从学龄前儿童、小学、初中、高中,为不同年龄层设定的课程也都融入环境教育。如学龄前强调体验,便常带著孩子走出校园,到社区附近的艺术中心、农场活动,或是在校中学习「弄脏双手」,尝试种植水稻、烹饪等等;而着重独立决策的高中阶段,则有特别的GREENSTONE计划,让学生们实际行动改善环境,在过程中培养学生能够批判性思考,并且相信自己能成为做出改变的人。
创办人JohnHardy相信,为了让孩子们在自然中成长、养成培养关心周遭的习惯,学校在环境营造上也下了很大的心力。餐食准备,他们自己种植作物、僱请当地妇女用传统方式生火炊饭;运用太阳能、河边建造水涡发电设备的电能;以当地火山岩堆砌道路,避免沥青等化石材料污染环境;甚至连如厕都以堆肥马桶取代冲水马桶,减少水资源浪费。
教职员行政中心TheHeartofSchool
而无论是课程与建筑设计,这裡的确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学校」。校园中的多个教室、多功能活动空间Sangkep、连接学校东西边的跨河桥樑TheMilleniumBridge,甚至是最新落成的运动活动场TheArc,皆由建筑团队IBUKU以竹子打造!这样的理念甚至延伸到周围,开始出现绿色住宅GreenVillage、环保餐厅、绿色工厂等,形成一座强调永续性社区。
连接校园东西侧、学校主要交通路线之一的TheMilleniumBridge,全长23公尺,是亚洲最长的竹桥之一。
从环境出发,建筑团队IBUKU发现竹构造的无限可能
IBUKU的创办人EloraHardy其实就是JohnHardy的女儿,她14岁由峇里岛移居美国,并在纽约成为一名备受瞩目的服装设计师,然而她后来毅然决定回到峇里岛创立IBUKU,决心发展家乡丰富的竹资源。
IBU是「母亲」之意,KU则是「我的」,意指我们共同的母亲「地球」。EloraHardy认为,以峇里岛传统建材、能快速生长的竹子做为原料,不仅能替代逐渐匮乏的木材资源,竹子更有与钢筋同等抗拉的韧性,经过硼溶液处理后便不会受昆虫蛀蚀,加上外层定期以耐候涂料维护,即可成为耐久材料。
新运动活动场建筑「弧(TheArc)」
以竹子设计建筑,同时也唤醒了峇里岛沉寂已久的传统工艺,他们雇用当地匠人,也因此形塑出了IBUKU特别的设计过程!IBUKU团队会先以竹模型创作出他们的建筑样貌(构造就跟实际的建筑一样坚固!),接著再进入电脑进行测试结构,而最终匠人们还是按照模型建造。EloraHardy笑说:「我们曾经也试著提供这些匠人们设计蓝图,但是他们把图都铺在地上,躺在上面睡午觉,非常舒服(笑)」。
建造「弧(TheArc)」的过程,匠人们手拿著模型确认施工作业。
这些工匠多是世代传承的木雕、石雕师傅,从IBUKU的第一个案子GreenSchoolBali开始,便一直与这些匠人团队合作至今。他们精湛的技术,就连建造四层楼高的GreenVillage,从头到尾都没有使用起重机,用双手便把8,公尺长的竹子塑造成令人赞叹的建筑及内部精致的家具。
「弧(TheArc)」建造过程
至今IBUKU已经在峇里岛建造了60座竹建筑,其中有九座为GreenVillage客制化住宅,另外也包含巧克力工厂、友善生态度假村BambuIndah,持续挖掘竹构造的潜力!
前所未有的大型竹拱设计「弧(TheArc)」亮相GreenSchoolBali
这次IBUKU与jrgstamm、atelierone合作,为GreenSchoolBali设计的运动活动场「弧(TheArc)」,竹建筑的充满延展性的美感演绎,远远望去彷彿一块柔软的竹编正轻轻落到地面。
「弧(TheArc)」外型如同轻盈柔软的竹编
设计这座运动场时,IBUKU团队以人体胸腔中,皮肤与肌肉包覆肋骨,形成具有弹性、张力的结构为灵感,以一个个竹拱构成高14公尺、跨距19公尺的美丽曲线作为骨干,中间则由马鞍面网格结构(anticlasticgridshells)互相连接。
如此一来,弧面也具有承重能力,便能减轻拱形结构压力,用最少的结构形围塑出开阔的空间,让学生们遮挡阳光、运动时也减少空间压力。
内部马鞍面网格结构(anticlasticgridshells)使弧面具有承重能力,分摊拱竹结构的压力
为了精准呈现「弧」的轻巧,IBUKU花了数月研究与微调,就连负责此案的建筑师RowlandSauls都说,「『弧』的结构概念是前所未有的。着手一项以前从未执行过的设计,需要一些勇敢和乐观。」也让人感受到IBUKU对于永续及材料可能性探寻的坚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xw.com/hbzz/14845.html